目前分類:To Learn (5)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http://tw.news.yahoo.com/article/url/d/a/081230/4/1c17o.html

therocken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 Jul 01 Sat 2006 14:45
  • 國文


34 (4)下列「 」中字義,何者相同? A君子周而不「比」/「比」見晨光 B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君子「以」文會友 C「卒」然臨之而不驚/「卒」獲有所聞 D知我者,「其」唯春秋乎/微管仲,吾「其」被髮左衽矣。【94北市國中專業】(※解:D二者皆為推測語氣,「或許」。其餘分為:A結黨營私/等到。B因為/憑藉。C猝、突然/最後。文句出處:A《論語‧為政》/汪中〈先母鄒孺人靈表〉,B〈岳陽樓記〉/《論語‧顏淵》,C〈留侯論〉/宋濂〈送東陽馬生序〉,D《孟子‧滕文公下》/《論語‧憲問》。)

therocken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老師有沒有說過北市要考英語教學.. 

therocken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轉換(transformation):指涉的是語言使用者對語言材料的操控; 它最常以兩種類型出現:動詞變名詞(nominalizations)以及主動變被動( passivizations)。
批判的語言學家警告我們, 當語言的使用者用將原來是過程的東西轉變為用名詞來表達時(這種技巧稱為「動詞變名詞」nominalization) ,或將「主動變被動」(passivization)這兩種技巧時,可以使行動者和行動者所應負的責任隱而不見。如果說新聞中一再出現這樣的技法的話,就值得去探討隱藏在其後的社會及意識形態意義。

therocken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批判語言學者Hodge和Kress曾舉了一個倒垃圾的例子來說明這種從主動變被動所可能產生的語言效果。 例如家庭中常聽做太太的對丈夫說:「垃圾倒了沒?」(“Has the garbage been emptied?”) 這句話其實是從「你倒過垃圾了沒?」(“Have you emptied the garbage?”) 先轉換成「你拿垃圾去倒了嗎?」(“Has the garbage been emptied by you?”), 再轉換成「垃圾倒了沒?」( “Has the garbage been emptied?”)的。在「你倒過垃圾了沒?」這句話中,行動者和行動的責任都很明確, 就是「你」(丈夫)。 至於「垃圾倒了沒?」這句話,則並未明確指出誰應該倒垃圾,因此從某種角度看來,這句話的行動者隱而不現,因此責任也無從追究。但是放在家庭這種言說的情境中,做丈夫的聽到太太說這句話時,卻又很明確的知道太太指的該去倒垃圾的人正是自己。從這個簡單的例子中,我們可以看出語言使用者在把主動變被動這樣一個簡單的動作中,即可產生許多意想不到的語言效果。對於語言的轉換效果有興趣的讀者可以參看Robert Hodge和Gunther Kress在1979年寫的Language as Ideology一書,該書在1993年已出第二版。另可參考Fairclough(1992b)Discourse and Social Change一書。

therocken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