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前言 
我對於英語教學有股熱情與喜愛,在雲林縣某國小的經歷實習半年的歷練,現在對於英語教學又多了更深一層的認知。以下就自己實際運用教學的情況,與大家分享字彙與英語教學心得。

 
筆者字彙教學方法(理論)
字彙教學期間,教師應採用字母拼讀法的規則(phonics rules)來教導孩童,至於不符合規則的單字,可利用音節的方式來教導學生認識字彙中聲音的結構。由教學呈現(presentation)進入學生練習(practice)的程序中,教師可採用多重練習模式,全班帶唸、分男女兩組唸單字、分組唸單字,接下來將層次慢慢縮小,規定兩兩對唸或是對背,並給予口令:「音量要低,會的要教不會的」。最後的階段是讓小組長抽背組內成員是否有將單字記下來,老師藉由分組生字競賽(註1)檢視學生學習情況。教法的優點為,上台寫錯字的同學一定會對這個字產生極大的印象,老師可在再帶領大家將這錯誤的單字再練習一次,增強他們對字彙的記憶,如此學習印象必會大大加分。
 
教學與檢討(實作)
經過一學期的演練與教學(註2),針對自己的實際教學我有以下想法與大家分享;首先,這套教法與理念是我在大學實習課教授學過來的(國語科教學),根據教授的論點,只要有分組練習與抽點的方式,小學生的家課生字只需認真寫一遍就好,至於怎麼學會生字,經過上述流程即可,每次只要利用五分鐘左右舉辦小組生字競賽就可達成效果;接著我想分享英語課使用的成果,教授說過英語課也是可以這樣上,我印象深刻地記得他說:「英語課單字都不需回家背!」因此,在我的課程中,我套用了他的方法,一樣讓學生在課堂上練習,然則發現效果不是想像中那麼好,我歸納出以下四點原因:
 
1. 國語課每天都有接觸課程、生字的機會,再則如果每天都有能五分鐘做競賽,那學生學習起來的機會應該會很高。
2. 相較下,英語課每週只有兩節,如果學生只靠課堂練習個幾分鐘,要他們就背下來,似乎缺乏大量接觸、練習和應用的機會。
3. 一方面筆者也並無每堂課皆進行生字競賽,這點是因為當節課程主題與時間考量之故,有時小組活動是很耗時間的,老師也要同時兼顧課本進度。
4. 部分學生在小組時間並刻意不進行練習、甚至秩序造成困擾,老師整班巡堂,要兼顧每一個人有其困難之處。
 
思考完上述幾個層面,回頭想想,有時採取過去普通的方式會簡單許多,教完單字後立刻請學生回家背,一次背一至二個,我相信這樣的單字量不會很多;上課時間再來抽考,可利用傳統紙筆測驗或分組抽點方式來了解學生學習的狀況,對於學習狀況差的學生也較能掌握。雖說現在的趨勢是不太喜歡傳統的方式,我—身為一名老師要記住,不同的學生適合不同的教法,「只要無害,試試又何妨?」另外我想小組練習時間我應該再下達更明確的指示,讓組長務必要抽考他們的組員,方能達到最佳練習的效果。
 
半年教學體悟
我覺得自己繞了一圈,還是走了回頭路,再次驗證「教法是死的,但施教者必須靈活運用它們」。有些單字,礙於孩童發展階段或是程度問題,部分學生可能無法理解,例如子音+母音+子音+e(CVCe)的單字母音會發原來的長音(如cake的a發[e]),有些學生可能一聽就懂,有些學生可能連子音+母音+子音(CVC)的組合學習都有困難,那如果再繼續學習新的規則,是不是讓自己更加混淆與失落呢?想想,可能就讓他們先背下單字再說吧,一時半刻可能看不出發音組型,但至少知道那個字怎麼寫,慢慢的學習自然發音法的規則,也許哪天就能自己看出端倪也說不定!
 
結語
有時候我會對怎麼教導都不會的學生情況感到灰心,也會質疑自己是不是用的方法不對,這一切,當我看到一些沒上補習班的學生,在我教導下考試得到不錯的分數的時候,感覺到自己的挫折沒有那麼大,只是自己要多點耐心與肯定,多給自己的學生加油與鼓勵,也許學生成就低落是因逃避學習所導致。無論如何我會近一切努力給予學生學習上的信心與快樂,希望我所教導的學生能夠真正愛上英文,because English is really FUN!
 
(註1) 此處筆者會抽點每組一位同學上台,檢視他們的拼字是否正確,全對者一組加兩分,發生小錯誤的學生斟酌狀況給予一分,全錯不給分。
(註2) 筆者所教導的班級為三年級學生,已有兩年英語學習經驗。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therockens 的頭像
    therockens

    George's dream island

    therocken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